特寫 M22,M23 | 1 . am730 | 2007-06-27 |
近年來,香港社會問題不停湧現,怨氣好像有增無減。一海之隔的澳門,人均生產總值超越香港,上海的金融市場逐步完善,香港被邊緣化的討論不絕於耳;環保問題從未間斷,當藍天行動被批評為「做騷」之際,外資已表示情況沒改善便撤出香港;堅尼系數亦反映,香港的貧富懸殊正在加劇,不少學者指M型社會已出現。
然而,大呼「我是香港人」的盛智文,在香港養大了蘭桂坊和海洋公園,生活了38年,不但沒想過離開,更指香港仍然具備優勢。他的樂觀,從何而來?
香港有獨特文化
訪問前一天,剛好一對熊貓,由四川臥龍結伴到海洋公園,名字「樂樂」和「盈盈」終於選好,卻要待至七月一日,才能正式和香港人見面,原因是要適應香港的新生活。
而「盛智文」這個中文名,則與英文名字「Allan Zeman」中「Zeman」的發音相似。猶太裔,德國出生的他指,38年前一來港已適應新生活。「現在,我外表是『鬼佬』,內裡卻是中國人。」
有人說,香港沒有本土文化;盛智文卻指,「商業掛帥」和「國際化」已是香港的特點,亦是他將香港形容為「家」的原因。
「香港是個快的地方,人們的反應很快。在加拿大,賣掉一幢樓要花兩年時間,在香港一天便成。」香港對效率的要求使很多人深受壓力,對盛智文來講卻絕不。他說,早前回到小時候居住的加拿大開會,反而不習慣,因為節奏太慢。「美國和加拿大的人,想法很不同。他們太慢了!跟他們一起時,我反而感到自己是外國人。」他寧願運用下午小休、喝咖啡的時間多幹點活。
「在香港甚麼也是『做得到』。當我想出一個意念,便可以立刻實現。
我找到所有夢想中的東西,包括:永不下雪的宜人天氣、友善的人,和國際化的社會。」這令人想到政府「亞洲國際都會」的宣傳口號,而事實上,盛智文在宣傳片中亦有出現。
回歸以後,香港失去殖民地身份,但又不能接受自己是中國的一部份,總是找不到自身定位,只好緬懷舊日,懷舊潮一觸即發。盛智文認為,香港人大可把握香港東西匯聚的特點,尋找自我身份:「東西匯聚是香港的優點,十分重要。若香港並非國際城市,外商不會來香港投資,中國也不需要香港了。」
回歸十年:香港玩過山車過去十年,香港歷經禽流感、金融風暴、科網股爆破、沙士,但近年又嘗到自由行和更緊密經貿安排的甜頭。十年走過,在海洋公園眾多遊戲當中,盛智文選擇以「過山車」比喻香港。
「過山車擁有從高處俯瞰不同地方的優勢。坐過山車,驚心動魄,有高有低,時而往上走,時而往下走,但無論如何,最終也會歸回起點。」然而,盛智文在不同地方、不同領域都留下足印,他卻不認為自己的人生像過山車。「我試過不同種類的生意,但我覺得自己的生命甚為穩定。所有的生意要求的條件都大同小異,問題是你能否捉緊它們。」
改變環境
八歲喪父,盛智文跟隨母親從紐約移居加拿大,早在十歲便開始半工讀。十三歲時,他已開始做兼職減輕家庭負擔。
習慣與年紀較自己大的朋友交往,思想因而較成熟。同時,為了生計,他亦培養出商業頭腦。「我常跟別人打趣說,當有戰事發生,我所關心的不是哪一方勝出,而是在戰場上可以賣些甚麼。」他坦白的說,「世界」在他眼中,定義只限於做生意:「我時常想著怎樣賺錢,從沒想過真的要改變這世界。」回想起少年的光景,他自豪地說:「在求學時期,我比我的老師賺的錢還要多。」他十六歲,已經買第一輛車。
沒有選擇踏上「讀好書,上大學」這條大部分人眼中的成功之路:「我在年紀很小、別人仍在求學時已經開始四處遊歷。除了一年的晚間課程以外,我不曾唸大學。生活就是我的大學了。」
他的成長,令他明白,成功是要掌握轉變。盛智文當日來香港,看中她稅率低。但初來香港的盛智文,因租金昂貴而吃驚:「那是瘋的,租金如此高昂!我決定買下自己的辦公室,我需要操控自己的生意。」他便不租樓,乾脆把地方買下。之後,樓價上升,更加有額外收入。
配合環境
然而,盛智文作為一個生意人,身處擁抱「中環價值」的香港,會否一味只講發展,忘卻文化保育?卻又未必。他以蘭桂坊做活生生的例子,指做生意和保護文化,未必有矛盾。
「當年,有人說蘭桂坊是『垃圾』。」他說。原因是他選擇加入新建築物之餘,保留一批舊樓,而不是完全把舊東西抹掉。
「我原可以重建蘭桂坊,但我沒有打算這樣做。如果所有較舊的建設都要被取代,城市大會變得太新了。我們有很多太新、太摩登的標記,我們需要的是有生機的城市。」
結果,二十多年後的今天,誰對誰錯,不說自明。
他指,香港人所以缺乏信心,乃因我們沒有發現自己手中的寶藏。例如,多數港人都會認為香港沒有天然資源。他慨嘆:「香港有很多好東西,只是人們忽略了吧。」
盛智文提出,香港有美麗的山水,而維港更是香港得天獨厚的優良港灣。他批評,香港政府的政策,一直將市民與海港分割,將市民帶離海港,而維港兩旁亦築起高樓。他指:「政府應該讓市民與海港親近。」
除了天然資源,他亦認為香港的人文風景被忽略。他主動提到,清拆天星碼頭是不智的做法:「我們應該想辦法保留它。」
保持年輕
訪問在蘭桂坊進行。早上十一時,走到中環蘭桂坊,酒吧當然宿醉未醒。然而,「蘭桂坊之父」盛智文,已在加州大廈的辦公室內,處理著不同事務。
除了蘭桂坊,盛智文亦掌管著海洋公園。香港兩大「必到」景點,都落在彷彿懂得魔法的他身上。由九七至零七,蘭桂坊走過沙士低谷,再轉型吸納更多內地遊客;而海洋公園,就由當年政府考慮拆卸,到今天在口碑和業務上,都大勝政府投資超過三百億的迪士尼。
問到盛智文,為何能準確掌握年輕人的心態,他的即時反應竟是「因為我是瘋狂(Crazy) 的!」海洋公園和蘭桂坊的成功,多少與盛智文的積極樂觀性格有關。「我的心情永不會向下,只會向上。」
他將自己對年輕人喜好的了解,歸功於自己的老本行:時裝業。「時裝業一年有六個季節,我的創意、適應力和時代觸覺是在從事時裝業時訓練出來的。」他又相信潮流多由年輕人創出,故一直享受與年輕人相處的時光。「我經常要想前一步,想想潮流會怎樣走。」盛智文對香港年青一代的看法很積極,認為他們精力充沛,與他年輕時沒有兩樣:「年輕時,我的心總是燃燒著,我在今天的年青人身上亦能找到這份熱情。」
後記
由訪問至撰稿,心中一直感覺盛智文的答案很「政治正確」。所有東西都是從正面看,一切都有可為,一切都有希望,是一份久遺了的正能量。我們不能完全改變環境,那麼,就先調整心態,踏實的再上路。
ROUNDTABLE COMMUNITY 於2004年成立,是一個從事文化學術的思想平台,成員分別來自各地院校、各種專業、各黨各派,希望藉此填補香港學院的局限,培養更多人才,也相信這是後特區世代的使命。網址:http://www.roundtablecommunity.org.hk電話:2111 5882 傳真:2111 5883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